当前位置:法学研究 >法律服务 >浏览文章

河南推出10项行动 打造法律救济品牌

日期:2021/11/5 0:00:00 来源:不详 热度:0

为充分发挥法律救济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河南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法律救济品牌运动,从助力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应援优援三方面提出10项法律救济便民惠民措施。运动将持续至今年底。










根据运动安排,此次运动扩充了法律救济事项,将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付出、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纠纷纳入法律救济事项范围。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武士、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自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救济申请,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态。对诉讼时效即将届满、必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等紧急情况或特别案件,可以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救济。对举措未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受援群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运动中,河南省将扩大法律救济范围,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救济重点对象,渐渐把更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干的民生事项纳入法律救济范围,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资产品质量等诸多题目。对申请法律救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办理。

运动期间,河南省还将简化法律救济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农夫工、残疾人、退役武士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指导困难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救济,渐渐实现法律救济案件从咨询、申请、受理、指派到办理、结案等网上全流程办理,提拔法律救济工作服从,实现法律救济“一次办”,让受援群众不跑腿也能办成事。